
國立中山大學無線寬頻通信協定跨校研究中心,於校內建置南部大專校院唯一的「5G校園實驗網示範場域」,已成功運用5G網路結合智慧物聯網,打造出「智慧污水處理場」,管理人員只要透過手機平板,就可線上即時監控污水淨化情形,確保水質正常。
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兼無線寬頻通信中心主任許蒼嶺指出,教育部推動「5G校園實驗網示範場域計畫」,全台只核定中山大學、台灣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等三所大學。該校除已在校內建置5G網路機房,更提供三大「5G實驗場域」,其中,包括用5G智慧物聯網打造的「智慧污水處理場」。
許蒼嶺又說,往日人工管理年代,管理人員須每天不定時到污水處理場「抄表」,透過查看電表及水表,才能掌握場區電力供應是否正常,與全校的生活污水累積水量,還需透過手持式水質感測器,才能掌握污水酸鹼值。
不過,無線寬頻通信中心在今年5月為校內的污水處理場,建置一套「5G共桿智慧物聯網平台」後,該場成功升級,管理方式由傳統人工改為智慧管理。
他表示,透過5G網路結合智慧物聯網所打造的「智慧污水處理場」,除可省去現場佈線的麻煩,更重要的是,可將即時監測到的污水處理場數位電表、流量感測器,以及水質感測器等龐大數據,即刻穩定的傳送到管理平台,讓管理人員能隨時監控污水場狀況,一旦出現異常,系統還會發出警示簡訊,提醒儘快處理以化解危機。
More Stories
數位學習優良教案徵選 參賽學校創佳績
國中生英文單字王 樹德家商決戰
商業類學生技藝競賽頒獎在彰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