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3-25

少子化 私立大學恐遇寒冬

教育部計畫在年底前,通過新版私校退場條例,要防止營運不良的私校無預警停辦後,董事會卻變賣校產牟利的狀況,但也因此有專家擔心,某些私校為了保留資金在手,可能會認賠殺出,搶在年底新版條例通過前,來個惡性倒閉。台灣私校所遭遇的困難原因就來自少子化,加上民進黨蔡政府錯誤的兩岸政策,讓學生來源日漸減少,招生不易只好選擇關校。
成立30年的華梵大學,去年轉型為書院型大學,不僅重視博雅教育,學生想上什麼課,校方還能客製化,為了搶優秀學生,華梵近期再喊出唸書免錢,震撼教育界。華梵大學從109學年度開始,只要大一新生參加「校園共同維運實習課程」,每周5小時做校園維護工作,就能拿到品德獎學金5萬4,等於學雜費全免,大二到大四參加創新共學,寫學習計畫、找學伴、加入百工學堂,也能拿到全額獎金,以每位學生一年近11萬學雜費、大學部940人計算,等於校方一年將少收1億,這帖招生猛藥、代價可不小。
悲慘的是,109學年度全台大一新生,將比去年少2萬多人,有的私校為了搶學生、絞盡腦汁,而不想繼續掙扎的,乾脆選擇退場。日前稻江管理學院,無預警宣布停辦,外界擔心,由於教育部可能在年底前,通過新版私校退場條例,限制董事會不能再自行處分校產,私校為了保留資金,不排除年底前出現會倒閉潮。學校停辦了,但是董事會卻想要繼續保留學校剩下來鉅額的校產,有的轉行辦長期照護機構,有的辦貴族私立小學,有的可能是轉手賣給其他企業,那這都是把過去辛苦累積的教育公共資產,轉為私人的私產。
私立學校要停辦必需要主管機關核准的,如果私自宣布停辦的學校董事會,教育部甚至可以解除這些董事的職務,但是教育部卻有沒有這麼做,教育部似乎在打一個模糊仗。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,現在包括台灣觀光學院,蘭陽、和春、大漢、大同技術學院、台灣首府大學、東方設計大學、明道大學等等,都是註冊率低於6成,被列入預警或專案輔導的私校,過去廣設大學的惡果,短期內恐怕還看不到盡頭。